密山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

  • 发布者:鸡西日报
  • 撰写时间:2022-12-02 14:20
  • 来源:鸡西日报

密山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资源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,被誉为人民空军、人民装甲兵、发射药制造业、电器制造业“四大摇篮”,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、 “红灯记”的原型地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密山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用好红色资源,讲好红色故事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精心修缮红色阵地,开展主题鲜明、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感悟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,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,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、走深走实。

密山红色历史悠久,1930年建立了中共密山特别党支部,建立中苏国际秘密地下交通站。1946年6月,三五九旅解放密山,密山成为夺取全国解放的巩固大后方和我国军事工业基地。1955年,王震将军率领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,密山成为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。为了挖掘好、保护好、传承好丰富的红色资源,打造特色鲜明、主题突出、功能完善的党史教育基地,密山市政府投入资金100余万元,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对7个红色教育基地、场馆进行修缮。其中,投入资金34万元对东北老航校纪念馆展览版重新改版,改陈面积320平方米;投入资金29万元建设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、二厂陈列馆,展览面积150平方米,展示图片80余幅、实物90余件(套);投入资金40余万元实施东北老航校东安机场遗址保护展示项目,征地2公顷,保护飞机场遗迹16处、清理文物本体16个。目前,密山市7个红色教育基地全面对外开放,有址可寻、有物可看、有史可讲,使每一段历史、每一件红色文物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“活教材”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“基因库”。

红色资源是红色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,记录了党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和崇高品质。为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,引导党员群众在情境体验中发扬红色传统、传承红色精神,密山市创新开展“打卡红色教育基地”活动,采取现场研学、重温入党誓词、讲好红色故事、讲党课等方式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追寻红色记忆、领悟红色精神、践行红色品格。
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密山市各单位组织参观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、东北老航校纪念馆、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旧址和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、二厂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375次,开展现场研学、讲党课165场(次),参加人员达1.2万余人,在密山市形成了“凝心聚力学党史,砥砺前行强党性”的浓厚氛围;邀请空军航空大学老航校历史研究员闫国光,举办弘扬东北老航校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,讲述东北老航校生动翔实的史实、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历史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;举办龙江“四大精神”图片展,展出珍贵历史图片169幅,用翔实的史料和鲜活的事例,深刻阐释了“四大精神”的历史脉络、深邃内涵和时代意义,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有为、干事创业热情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,文化是旅游的灵魂。红色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,正在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。密山市紧紧抓住北大荒开发纪念馆入选全国“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”的重要契机,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、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。以空军航空大学、空军哈尔滨学院等高校教授、学生到东北老航校开展实地研学为开端,将兴凯湖、将军湖等生态旅游资源和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、东北老航校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紧密结合,谋划推出了“兴凯湖观景平台—北大荒开发纪念馆—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、二厂陈列馆” “东北老航校纪念馆—将军湖—北大荒书法长廊”两条红色旅游路线。

截至目前,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、东北老航校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接待参观人员达10万余人(次)。在每个红色旅游景点,讲解员深情地讲解党领导密山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史、红色故事,传播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,进一步增强游客参观体验感,让红色文化滋养浸润游客心田,让北大荒精神和东北老航校精神传播四方、生生不息,凝聚起以史为鉴、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