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:密山市商务和外事局以解放思想为引领,围绕“扩内需、促消费、强主体”核心目标,通过“政府+企业”协同发力开展促消费活动、精准落实省级以旧换新政策、重点培育临限企业三大举措,投入资金拉动消费增长,推动限上企业库扩容提质,有效激活区域消费市场活力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主要做法
    1.创新模式开展促消费活动,激活市场消费潜力。以“十一”消费旺季为契机,构建“政府补贴+商家让利”双轮驱动模式,政府与企业按4:1比例共同出资185.2万元(其中政府投入156.16万元、企业配资29.04万元)。聚焦群众消费需求,同步推出云闪付满减、汽车补贴、互贸商品展销周及让利促销等系列活动,精准撬动消费增长,实现“政策红利”向“消费动力”的高效转化。(截至目前,已投入促消费资金309.2万元,实际核销资金293万元,开展了年货节、三八节、五一、红城盛夏等促消费活动8场,已实现交易额3832.2万元,拉动消费13.1倍)。
    2.精准落实省级政策,释放大宗消费动能。针对家电、数码产品、汽车、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,全面落实黑龙江省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。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,清晰告知群众补贴标准、参与流程,持续提高政策知晓度与群众参与度,切实降低消费成本,释放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需求。(截至目前,我市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主体37家,其中家电数码类29家、家居类5家、电动车类3家,补贴11373笔,补贴金额1067.98万元,实现销售额5742.33万元)。
    3.聚焦临限企业培育,壮大市场主体规模。以黑龙江省纳统奖励金、密山市促消费政策为重要抓手,深入临限企业,“一对一”讲解政策利好与纳统流程,充分调动企业申报积极性。重点跟踪俄品汇商贸、小城故事、好想来等潜力企业,推动其尽快达到纳统标准,持续扩充限上企业库(现有限上企业66家、大个体13家,涵盖批发36家、零售13家及大个体11家、住宿6家、餐饮11家及大个体2家),为社零额增长筑牢主体基础。
经验启示
密山市商务和外事局通过创新实践,在激活消费、落实政策、培育主体中积累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核心在于以下三方面:
    一是“政企协同”是激活消费的关键抓手。密山市商务局主动搭建合作桥梁,以“政府补贴+商家让利”4:1出资模式为纽带,既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,又调动企业让利促销的主动性,通过统筹资源、设计多元活动(如满减、补贴、展销),将政企双方优势叠加,有效减轻单一主体压力,形成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,精准撬动消费潜力。
    二是“政策落地”需兼顾宣传与服务。针对省级以旧换新政策,密山市商务和外事局不仅牵头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,清晰解读补贴标准与参与流程,更注重优化配套服务、简化操作环节,确保政策信息直达群众、参与门槛切实降低,真正让群众“看得懂、用得上”。
    三是“主体培育”是稳定消费增长的长效根基。密山市商务和外事局以政策为抓手,深入临限企业“一对一”讲解纳统利好与流程,同时建立重点企业跟踪机制,主动对接俄品汇商贸等潜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推动其达标纳统。通过持续壮大限上企业库规模,夯实了消费增长的“基本盘”,增强了区域经济韧性。